“你們快看這金色的稻浪??!這是淮南師范學院科技扶貧助力的‘富硒大米’。這是黃金米呀!”
如今,站在安徽省定遠縣桑澗鎮河西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金色稻浪翻涌,田地鋪金,稻黍飄香。正值秋收季節,500多畝水稻全都成熟,陳光帶領鄉親們忙得不可開交,從種植、收割到加工,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陳光感到累并快樂著,因為一年的勤勞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
再入“農門”,播種致富“硒”望
陳光老家就在這里,2015年,19歲的陳光跳出“農門”,考上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學習園林專業。2019年大學畢業后,好不容易走出鄉村的他毅然回絕了眾多企業的高薪邀請,回到家鄉當起了農民。
這一舉動簡直令親朋好友們瞠目結舌,但陳光卻十分堅定:“回鄉創業是檢驗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最好實踐,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對于農業有著特殊的感情。大學畢業后,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要從基層做起,投身于國家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回來了?!?/p>
“幫助河西村村民致富并非只是引進資金、修修道路那么簡單。探索一條能夠增強村民自我造血功能的路徑,才是致富的金點子?!毕肫鹪诨茨蠋煼秾W院學到的農業本領,陳光讓村民們把目光瞄準“富硒水稻”。
“種植富硒水稻就能高產?后生,你行嗎?你有能力、有技術嗎?你靠譜嗎?”面對合作社村民郝本友的疑惑,陳光笑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有我母校這座大靠山,咱們還愁沒技術支持嗎?”
在陳光的穿針引線下,一場圍繞富硒大米的種植探索在淮南師范學院與河西村之間展開。校友、學校、村民之間強強聯手,在河西村的田間地頭共同奏響了一曲農民種稻的豐收曲。
母校助力,教授田間論“稻”
“復合功能納米微肥,在水稻生長的特定時期噴施其葉面。盆栽和大田實驗結果證明,該復合微肥不僅能夠將稻米原有硒含量提高9倍以上,還能夠有效降低稻米鎘砷污染,并促進水稻增產7-10%左右?!?/p>
在河西村的田間地頭,前來馳援的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汪承潤正坐在田埂上給農民講解自己研究合成的復合功能納米微肥的神奇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給鄉村發展注入了希望?;茨蠋煼秾W院集結專家力量,依托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創新幫扶形式,促進幫扶內容多樣化,采取產業幫扶、科技培訓等多種形式,探索高??萍紟头瞿J?,為促進農村地區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
河西村在淮南師范學院的幫助指導下,首批試種的富硒水稻不僅收獲頗豐,而且賣出了高價錢?!巴瑯右划€田,增收翻了一番還不止,今年我也要把自家的田都種上富硒稻?!贝迕窭钚尴檎f。
談到汪教授帶來的技術支持,村民張仁東贊不絕口:“我們遇到不懂的技術,就線上詢問教授,教授經常指導我們種稻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施肥過程的方式方法,我們聽了后受益無窮?!?/p>
富硒米的價格比普通米的價格貴4到5元一斤,平均每畝地的水稻產量能夠增收150-200斤,有了淮南師范學院技術支持的金牌力量,更多的水稻種植戶改變了傳統的水稻種植方式,走上了種植有機富硒水稻增收致富的道路。
眾人劃槳,幸福生活“種”出來
不一樣的“靠山吃山”,結出了不一樣的幸福果。
“未來我們將向綠色有機食品方向發展,同時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流轉更多的土地,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入股分紅,盡力讓每位村民的年收益相較之前增收1萬元以上。在大米銷售穩定后,就開始發展大棚蔬菜,首先從種赤松茸開始?!闭劶耙巹?,陳光的眼里閃爍著光芒。
“富硒水稻年產量約為30萬斤,加工成為大米后,約為18萬斤,純利潤可以增收70萬元,合作社的貧困戶共有40戶,平均每戶增收約8000元。我們還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其中收入最高的村民沈強年收入約3萬元?!?/p>
“有了學校的支持,加上自己的打拼,事業終于走上正軌,家人和鄉親們都為我開心?!蔽L拂過,千畝稻田碧波蕩漾,陳光黝黑的臉上泛起笑容。
因為業績突出,年紀輕輕的陳光現在已經是定遠縣天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法人代表和公司理事長。
“作為新農人,守護家鄉山水,共筑美好田園,是我返鄉創業的堅定初心。我見證了不少農民‘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同時也看到了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比缃?,像陳光一樣的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他們將青春揮灑在鄉野田間,帶著新的生活理念、新的技術手段、新的知識文化反哺家鄉,在農村廣闊天地里大顯身手,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也幫助鄉親們圓了致富夢,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