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實習生 陳玲)《中小學實踐教育指導體系研究》課題開題會13日在京召開。該課題是由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和華中師范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專題研究,研究將從中小學實踐教育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指導體系兩方面入手,分為理論政策、課程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信息化建設等五個專題,歷時三年時間。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斌柏、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張東燕、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彭南生參加課題開題會。
彭斌柏主任、彭南生副校長分別致辭,對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和華中師范大學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給予大力支持。課題組總負責人、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曉燕研究員基于基礎教育進入全面提高質量新階段的視角,圍繞課題研究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重難點環節、研究專家團隊、研究計劃及研究目標等,做了開題報告。課題組秘書長(兼信息化組組長)陳冬新教授圍繞創新課題管理與成果應用機制,從構建課題研究數字化平臺、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推出《中小學實踐教育發展年度報告》等方面解讀研究成果管理與應用路徑。
課題實踐指導組、課題評價組、理論組組、保障組組等負責人隨后分別從中小學實踐教育的政策理論研究、課程體系研究、評價體系研究、保障體系研究、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各子課題的研究重點與研究計劃。
在開題會上,顧明遠教授對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與華中師范大學聯合開展中小學實踐教育專題研究的方式給予充分肯定,相信通過合作研究能為中小學實踐教育提供更全面、更及時、更接地氣的專業化指導。顧明遠教授認為,實踐教育不僅要培養青少年的實踐技能,而且要促進青少年的體力發展和智力發展,著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他建議,課題研究要重點聚焦“社會實踐教育”,要突出實踐教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則。